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科技观察:智能网联汽车驶向未来

时间:2022-09-19   访问量:166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张漫子)正在进行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128线激光雷达、全息路口、智能座舱等“黑科技”展现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趋势、新突破。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眼睛’,激光雷达已成为汽车向高阶自动驾驶发展的核心传感器。”万集科技汽车电子产品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王学思介绍,相较于传统毫米波、视觉识别等传感器,激光雷达在强光、夜晚、高速行驶环境下能够对目标物实现更精确的感知。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L2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3.5%,2022年上半年其渗透率增加至30%。中国已开放道路测试里程超过5000公里。政策支持下,创新技术的突破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向前推进。

  混合固态128线车规级激光雷达一经亮相,便受到不少现场从业者的关注。“这个激光雷达具备最高200米的测程、0.2度的角分辨率和20赫兹的扫描频率,能保证车辆在高速条件下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可对车辆、行人、栏杆、路肩等交通参与者和障碍物进行准确识别。”王学思说。

  有了“聪明的路”,“智慧的车”才能行稳致远。智能路侧技术的创新突破也在服贸会上得以展现。千方科技副总裁孙亚夫向记者介绍:“我们在路侧部署了包括视觉感知单元、毫米波雷达、雷视一体设备等在内的感知单元、通讯单元、信号控制单元、显示单元、边缘计算单元等,以增强路的‘感知力’。”

  中国科技企业立足我国交通实际,利用全息感知智慧基站、厘米级高精度地图、真实场景三维建模、车辆特征智能识别等技术,给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全息路口解决方案”。

  “我们通过在路口建设新型感知基础设施,对路口交通运行状态进行研判分析,输出路口交通态势评价指标,为交通管理者在信号配时优化、路口安全防范策略、交通组织优化、潮汐车道判别等方面提供依据,以达到提高路口通行效率、规范路口通行秩序、保障出行安全的目的,且能解决自动驾驶在城市混合交通流场景下的技术难题,为未来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提供支撑。”万集科技智能网联事业部总工程师周浩说。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需要“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还要有“协同的云”。记者来到亚马逊云科技展台,体验了一把智能驾驶的乐趣。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介绍,结合我国车路协同的发展路径,人车之间、车路之间的交互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智能运算。“我们基于计算、存储、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云服务,帮助车企采集、处理和分析车辆信息等海量数据,同时支持多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目前已在多家车企的车型上实现落地。”

  在亮道智能创始人剧学铭看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优势显著。一方面,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相对完善,技术迭代、前装量产迅速,激光雷达、AI芯片、智能座舱等技术的自主研发均加速取得突破,部分产品实现前装量产应用。另一方面,多个产业的融合创新推动形成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软硬件结合的立体网状生态系统。

更多推荐:
  • 应享尽享!上海政策扶持助企纾困,人工智能、餐饮业重拾信心2022-09-21
  • 多项指标释放积极信号 经济延续恢复态势2022-09-30
  • 强化区域联动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2022-11-15
  • 【大国工匠】张嘉:匠心铸就冬奥5G高速通信网2022-09-20
  • 金观平:从战略上确保能源矿产安全2022-10-02
  • 商务部:今年前八月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稳步发展2022-10-09
  • 稳字当头抓落实丨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支持政策出台提升消费品工业数字化水平2022-10-09
  • 第十二届北京电影节科技单元开启展映34部优秀影片集中亮相2022-09-13
  • 银保监会:消费者车均保费为2784元 较改革前大幅下降21%2022-11-05
  •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22-09-19
  • 扎实推进节能工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2-10-03
  • 应对气候变化十年:推动减污降碳 助力绿色转型2022-10-06
  •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宣传标语出炉2022-10-28
  • 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意见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2022-10-29
  •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发布多措并举推进“十四五”能源科技创新2022-09-13
  • 闽人智慧 | 全球首个、亚洲最大 福建风电,就这么耀眼2022-11-06
  • 国家电网:应对用电高峰 试点推行电动汽车错峰充电2022-10-05
  • 个人养老金制度来了,你会参加吗2022-11-04
  • “自己努力一点、客户支持一点、政策帮补一点”——“世界工厂”东莞努力稳产纾困见闻2022-11-07
  • 代工厂产能紧张 芯片短缺何时能缓解?2022-11-07
  • 地址:昆山开发区同丰东路1000-125号

    手机:18550883379

    电话:18550883379

    邮箱: ksgsck@163.com

    Copyright © 2022 All 昆山高实创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Reserved. 本站推荐:零点定位系统,零点定位,零点定位器,快换夹具,德国AMF,柔性夹具,液涨芯轴,自定心夹具,机外装夹,预调站

    苏ICP备202202621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