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智慧地铁”给出行带来好体验(网上中国)

时间:2022-11-06   访问量:484

  智能导航、刷脸进站、自动测温、数字阅读、数字艺术馆……如今,科技范十足的“智慧地铁”给人们出行带来好体验。得益于数字技术运用,地铁不仅是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更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丰富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新技术广泛应用

  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地铁”在各地迅速发展。

  智能客服中心、客流热力图观测、一键开关站、智能照明……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渌水道站具备20项智慧功能,设在车站中控室的“智慧车站综合运营平台”堪称“最强大脑”,工作人员通过该平台可以看到车站整体布局,及时发现站内各种情况。站内传感器可全天监测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温湿度、PM2.5等各项数值,环境智能照明和风水联动系统能有效节约用电量,提高能源管理效率。作为天津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6号线二期还具备自动唤醒发车、清客、折返、回库休眠、障碍物检测、防撞预警等功能。

  更“聪明”的地铁,也更有“人情味”。在西安地铁6号线郭杜西站,有一位特殊的站务员“青青”。作为智能云站务员,“青青”结合了人工智能与虚拟真人形象,兼具触摸屏幕操作和语音交流操作模式。针对乘客提出的问题,智能云站务员会自动判断语义,并定位到对应的业务界面。记者了解到,西安地铁6号线是全国地铁首条全线采用智慧安检系统的线路,通过智能识别、智能判图、集中判图、智能联网等技术,实现人、物智能同检。

  在时速可达160公里的广州地铁18号线上,乘客只需在广州地铁APP上实名注册个人信息,并绑定微信支付,便可通过“刷脸”迅速通过闸机,免去手忙脚乱找卡刷卡的烦恼。高峰期客流拥堵时,手机APP、车站广播、电子导引屏、自动扶梯等设备会自动联动控制,实时显示各个车厢拥挤度,即时引导乘客到人流密度低的车厢乘车。

  开启数字阅读之旅

  “智慧地铁”还有满满的文艺范。例如,长沙地铁溁湾镇站建起一座数字艺术馆,这是全国首座地铁数字艺术馆。在2000平方米的地铁站换乘空间里,6个大型立体LED艺术装置林立,原本的地铁通勤空间变身充满科技感的艺术空间,成为展现长沙人文风情的艺术长廊。此外,广州地铁三号线“悦读地铁·码上阅世界”数字悦读专列开通运行期间,市民可以扫码开通、绑定广州图书馆读者证,免费阅读《时间简史》《追风筝的人》等18本经典电子书,在乘坐地铁时开启数字阅读之旅。

  “随着‘智慧地铁’日新月异的发展,地铁核心功能及相关外延功能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作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地铁的智能化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另一方面,人流量巨大的地铁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能提供生活休闲、文旅消费、广告社交等更多新应用场景,在推动文化传播、促进商业生态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地铁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面对大批流动人群,各城市地铁各显神通,推出形式多样的智能化系统,为防疫作出积极贡献。例如,深圳地铁安检具备“一键上报”功能,能将体温异常等特殊情况以最快速度提供给地铁指挥中心,为联防联控、精准施策提供“靶向”。福州地铁引进的智能人体测温声光摄像机,能捕捉每一名乘客的体温并进行标记,在避免近距离接触的同时,提升乘客进站效率。

  让乘客轻松享受“数字交通”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5年实现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等6大目标。

  数字化是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要素。地铁是城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智慧地铁”,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助力。

  面对“智慧地铁”面临的发展新机遇,中国多地积极开展相关探索。北京地铁联合业内专家学者,发布《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2020版)》,明确到2035年,实现首都地铁全方位智慧化,建成适应首都超大城市现代化的智慧化骨干交通系统。武汉地铁与中国移动、华为公司联合成立5G智慧城轨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进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在武汉轨道交通上的应用和实践,助力武汉“智慧城市”建设。上海地铁14号线和18号线依托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实现5G网络全覆盖,方便乘客轻松便捷地享受地铁“智慧生活”。

  记者了解到,“智慧地铁”改造和建设工程未来有三大趋势:一是高技术性。地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刚需”,可以作为一些新技术的试点场所。例如,一些地区将地铁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支付场景。二是安全性。智慧出行,保障乘客安全始终是重要前提。三是人性化。地铁的智能化及数字化发展,应与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紧密结合,始终服务于国计民生。

更多推荐:
  • 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正式启动2022-10-26
  • 上海: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2-10-01
  • 前四月——轻工主要行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11-06
  • 留抵退税“帮一把”“扶一程”,企业轻装上阵显活力2022-10-07
  • 驶入智能汽车时代 如何驱动新动能?2022-10-07
  • 武昌华丽蝶变揭开城市更新“伏笔”2022-09-29
  • 国产大型邮轮正向我们驶来2022-10-08
  • 深圳近期将赴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2022-11-01
  • 三季度经济观察 | 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2022-11-15
  • 历史首次!通过引江济淮菜巢线实施“引江济巢”2022-11-04
  • 迈锐光电成立创新共享实验室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2-10-28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倒计时30天暨合作伙伴发布会在上海举办2022-09-19
  • 央行:将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2022-11-06
  • 海南全力以赴做好疫情期间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工作2022-09-28
  • 苏州高铁新城:“内外兼修” 文明让城市更美好2022-10-08
  • 【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科技助力中国影视剧“出海”“出新”2022-09-12
  • 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2-11-02
  • 深圳9月26日新增7例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公布2022-10-05
  • 人工智能教育从“小”抓起:《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指南》在京发布2022-09-22
  • 科技部等六部门发文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2022-09-16
  • 地址:昆山开发区同丰东路1000-125号

    手机:18550883379

    电话:18550883379

    邮箱: ksgsck@163.com

    Copyright © 2022 All 昆山高实创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Reserved. 本站推荐:零点定位系统,零点定位,零点定位器,快换夹具,德国AMF,柔性夹具,液涨芯轴,自定心夹具,机外装夹,预调站

    苏ICP备202202621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