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专访:创新体系为中国发展注入新动力——访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

时间:2022-10-31   访问量:156

  新华社伦敦10月24日电 专访:创新体系为中国发展注入新动力——访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

  新华社记者杨海若 黄泽民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使中国走出了有特色的创新之路,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中国的创新发展道路可以称之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傅晓岚说,“这个创新体系拥有政府和市场两个驱动器,同时主动融入世界创新体系,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和知识储备,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驱动、双市场、双资源’的创新体系。”

  由傅晓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布鲁斯·麦克恩以及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主编的新书《牛津中国创新手册》今年7月发布。该书汇集全球60多位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创新发展的观点和见解,探讨中国成为创新领导者的能力和战略。

  傅晓岚表示,最近十年中国创新发展的特点是自主创新投入和能力大为提升,同时伴随主动、非传统的创新国际化,例如研发的国际合作、创新“走出去”的海外研发中心建设、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国际流动。这期间产生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式,如节约型创新模式。她说:“节约型创新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还节约了不必要的材料和投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傅晓岚认为,中国创新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全球价值链驱动。“我们看到不但有中国公司加入原有的全球价值链,从中学习和创新,而且一些中国跨国公司已经带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创新。”

  傅晓岚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在很多创新行业和领域实现了突破,比如数字创新使中国数字经济位列全球第一方阵。同时,中国的人工智能、航天技术、深海探索和新能源科技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谈到最近十年中国创新升级的原因时,傅晓岚认为,首先是中国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中国政府部门不断出台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创新体制改革,鼓励不同创新模式的尝试和发展。”

  其次,中国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她说:“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从政府、企业到民众,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深入人心。”

  第三个原因是创新条件的大幅改善。傅晓岚说,中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生态系统在最近十年有了长足发展。

  此外,傅晓岚认为,中国“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也给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双驱动、双市场、双资源’的创新模式,使得各种市场主体,无论国有、民营、外资都可以发挥作用,这对发展中国家很有借鉴意义。”

  展望未来,傅晓岚认为,创新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中国已经走在正确的创新道路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已升至第12位。“沿着目前的道路继续前进,不断改进和完善创新环境和机制,中国一定能成为创新强国。”

更多推荐:
  • 天津港: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2022-11-14
  • “数据安全合规监管与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2022-09-21
  • 制造业提质升级在行动 | 数字智能打造更“新”更“强”制造业2022-09-28
  • 零点定位系统可以解决工业加工中的哪些问题呢?2023-04-27
  • 制造业提质升级在行动 | 多地加大扶持力度 支撑制造业提质升级2022-10-03
  • 9月25日天津南开区划定静态管理区域2022-10-06
  • 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 从上市公司年报看经济发展亮点2022-10-07
  • 高精度量具测距的特点是什么?2023-04-27
  • 2020中国国际机床工具云展览会即将举办2022-09-29
  • 进一步规范健全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2022-09-30
  • 易炼红在萍乡调研时强调:冲刺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2-10-05
  • 李鸿忠张工与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会谈 深化战略合作 助力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发展2022-11-07
  • 开局之年看大势——二〇二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述评2022-09-29
  • 今年前4个月 我国轻工主要行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11-08
  • 立破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2022-09-27
  • 塞尔维亚工厂爆炸事件 已致2死16伤2022-11-07
  • 美国媒体和英国智库:美国“回迁生产线”面临重重困难2022-10-06
  • 东北首座数字孪生变电站在辽阳启用2022-09-25
  • 京东云亮相2021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首发物联网产业实践全景图2022-09-27
  •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科技部亮出硬招实招2022-09-12
  • 地址:昆山开发区同丰东路1000-125号

    手机:18550883379

    电话:18550883379

    邮箱: ksgsck@163.com

    Copyright © 2022 All 昆山高实创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Reserved. 本站推荐:零点定位系统,零点定位,零点定位器,快换夹具,德国AMF,柔性夹具,液涨芯轴,自定心夹具,机外装夹,预调站

    苏ICP备202202621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