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新能源车会出现一次灾难性产能过剩?

时间:2022-09-27   访问量:249

  “新能源的整车特别是乘用车将会出现一次灾难性的产能过剩!”4月1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说道。

  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仅52.47%,其中36家车企的产能利用率不到20%。尽管产能总体过剩,但我国还有1046万辆在建产能,且在建产能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

  对此,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明确提出,整车企业要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继续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产能利用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态势。该负责人表示,坚持全国“一盘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布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将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加强窗口指导,强化统筹谋划,优化产业布局,实化支持政策。

  预警

  新能源车产能“爆仓”


  乘联会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2.47%。虽然比2020年的48.45%提高4个百分点,但还是处于产能严重过剩区间。在纳入统计的86家企业中,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有19家,其中新能源车企有7家。

  这组数据说明,新能源车市场拉动了整体销量上扬,但“头部效应”明显,整体扩张的产能规划远超了实际需求。

  早在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但市场销量仅为136.7万辆。到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332.6万辆,增长速度虽快,但总体规模仍小。

  近年来,各地政府争先布局新能源汽车规划项目,不论是现有产能还是规划产能,都在进行规模比拼。例如,广州规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上海规划2025年新能源车产量超120万辆。

  而车企的销量目标也同样远超市场预期。巨大的销量目标,自然需要产能来支撑,从车企角度来说,要抢占市场,就需要充足的产能布局。然而,闲置产能就意味着资源浪费,过度闲置就意味着产业处于不健康状态。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高达550万辆,但是和现有、规划新增产能相比,仍会有大量产能闲置。乘联会早已提出预警,汽车行业在解决传统汽车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还要防止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

  布局

  整车企业迎来洗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统计的98家汽车生产企业生产情况中,月生产不足千辆的企业达50多家,其中近20家处于停摆状态,月生产0辆。而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九成,且在产能利用效率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能达到100%。

  在电动化新赛道下,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优胜劣汰、存量竞争的新阶段,“大鱼”与“小鱼”的差距越发明显,行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更趋常态化。为了加强电动化竞争力,转型的传统车企也盘活原有的产能资源,近年来二三线边缘品牌转让工厂,燃油车产线改建成新能源车,已经不是新鲜事。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发展,新的增长点将拉动产业自发整合闲置产能,而这一环节,更是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性引导,限制新增产能布点,只是优化产业布局的第一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明确指出,整车企业要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继续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加强新能源汽车违规项目清理整治,依法依规查处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违规行为;规范整车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

  出海

  区域聚集指向全球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销量达352万辆。近10年来,全球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800万辆,其中,中国超过900万辆,在全球占比超过半数。目前,我国是全球新能源车产销第一大国。

  实际上,我国各省市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各有千秋。如江苏、浙江分别计划到2025年产量突破50万和60万辆。作为全国汽车第一大省的广东更是巩固先发优势,《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速新能源汽车整车发展,到2025年,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如今,各地发展新能源车产业都各有特色,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区域聚集优势已经初步形成。林念修指出,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原则,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鼓励引导重点地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能发展新能源汽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7%。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在20%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更要做好出海的准备,向庞大的全球市场要增量。

更多推荐:
  • 绘写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2022-09-22
  • 滇中引水工程建设者——提速攻坚创佳绩(喜迎二十大)2022-09-18
  •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引领浙江新“智造”2022-10-04
  • 国家统计局:投资稳增长作用将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2022-11-04
  • 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加力帮扶中小企业——工业企稳回升韧性强2022-10-03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2022-09-28
  • 福州乡村产业向广度深度发力2022-11-02
  • 金观平:从战略上确保能源矿产安全2022-10-02
  • 钢铁行业碳达峰方案将实施,实现“双碳”面临哪些挑战2022-10-07
  • 求是网评论员: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022-11-07
  •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2022-09-29
  • 零点定位系统是什么?如何使用?2022-10-20
  • 福厦泉入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2022-09-30
  • 智造时代 蓝领如何升级“换装”?2022-09-25
  • 零点快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2022-10-19
  • 市场“遇冷”,汽车产业如何“驶”出困境?2022-09-30
  • 中国这十年|国资国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2022-11-01
  • 苏州相城区科技镇长团调研高铁新城文化科技企业2022-11-08
  • 中共中国证监会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2022-09-17
  • 17部门: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2022-09-28
  • 地址:昆山开发区同丰东路1000-125号

    手机:18550883379

    电话:18550883379

    邮箱: ksgsck@163.com

    Copyright © 2022 All 昆山高实创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Reserved. 本站推荐:零点定位系统,零点定位,零点定位器,快换夹具,德国AMF,柔性夹具,液涨芯轴,自定心夹具,机外装夹,预调站

    苏ICP备202202621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