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学习关键词丨5G时代,共创共利

时间:2022-09-21   访问量:252

  2022世界5G大会8月10日至12日在黑龙江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筑5G生态,促共创共利”。

  185.4万个,4.55亿户,这是目前我国5G基站和5G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和5G网络。

  “中方愿同各国分享包括5G技术在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共同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三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表态,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三年多来,从远程教育到智慧城市,从无人驾驶到VR互动、AR直播,5G应用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5G,正在塑造未来。

  为冬奥场外观众提供360度视角观赛的全新体验,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到“云端诊疗”,让乡村学校的孩子远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应用场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5G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

  浙江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

  一排排高大的桥吊将集装箱从卡车上抓起,依次放进货轮。桥吊的驾驶室里并没有驾驶员,所有操作都是在远距离机房里进行的。而保证它顺利运行的关键,是一套稳定的5G网络。

  工作人员介绍说:“5G流畅运行的稳定程度是摆在第一位的,延时要小于0.1秒。网络一旦出现延迟,我们在画面上看到吊具离箱子比如说还有3米,但实际上现场的情况可能就只有20厘米了,有安全隐患。”

  延时不到0.1秒,意味着从视频采集、传输,整个过程比眨一下眼睛的时间还短,这就需要5G系统非常强大、稳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产业互联网研究部主任黄颖说:“从2G、3G到4G,移动通信网络一开始都是面向公众,就是面向人的。到5G时代,它又增加了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的特性,这都是对物的要求,包括工业装备、各种物联网的一些采集设备都可以接入。”

  只有在5G环境下,“人机物互联”才会实现。

  2020年4月1日,在结束浙江考察之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

  总书记专门谈到复工复产中要化危为机。新机遇有哪些?可以培育哪些新动能?

  总书记提到了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到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要求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目前,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1万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5G应用,成为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2019年7月10日,摩纳哥成为全球首个全境覆盖5G网络的国家。在实现“完全进入数字时代”的梦想中,中国公司成为摩纳哥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

  “2019年我对摩纳哥进行国事访问以来,两国各部门积极落实我们达成的重要共识。”今年2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时表示,“中摩关系得到新的发展,双方在通信、环保、体育、艺术等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特别是两国企业共同在摩纳哥建成全世界首个覆盖全国的5G网络。”

  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支持下,摩纳哥已经实现了数个“全球第一”,包括推出全球首个千兆固网业务、部署全球首个千兆移动网络等。

  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

  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互补优势,聚焦合作共赢,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新动能。

  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并积极吸纳全球智慧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从5G到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诸多领域的新兴数字技术正在突破边界,将对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020年9月,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据联合国经社部数字政府司预测,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进一步赋能智慧家庭、建筑、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服务、环境监测、虚拟和增强现实以及工业自动化等应用。

  随着5G技术深度赋能,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世界正在加速到来。国际社会有望通过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科技合作体系,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使高效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融为一体,在应对全球疫情、可持续能源、气候变化等重大课题中,实现更有力的突破和跨越,协力开创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未来,在5G/6G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数字鸿沟弥合等重点领域,我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增进合作,更好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视觉丨杨丽璇

  校对丨程昱

更多推荐:
  • 把工业互联网做大做强人民时评2022-09-16
  • 三季度经济观察 | 三大需求持续回升 恢复发展后劲增强2022-11-07
  • 支持全国四级法院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建成2022-11-03
  • 湖南郴州把生态优势化为发展优势——“四水联动”促进可持续发展2022-10-07
  •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十一亮相国家大剧院 致敬中国抗战文艺先驱2022-09-21
  • 汽车业期盼全国统一大市场2022-09-28
  • 税惠入田畴 沃野好“风光”2022-10-04
  • 易炼红在南昌市调研时强调 切实把南昌龙头高高地昂起来舞起来 更好发挥省会城市引领示范带动作用2022-09-27
  • 黑洞理论上拥有漩涡结构2022-10-07
  • 今年前十个月 我国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22-09-18
  • 快换夹具的手柄功能2023-06-17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2022-09-27
  • 4月汽车销量下滑,中汽协呼吁各地出台刺激政策2022-10-02
  • 锂价新高 企业跨界投锂电被函询2022-10-05
  • 湖北代表团讨论十九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和党章修正案 王蒙徽 王忠林发言2022-10-30
  • 今年前十个月 我国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22-10-07
  • 稳字当头抓落实丨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支持政策出台提升消费品工业数字化水平2022-10-09
  • 在希望的田野上 | 数万亩百合集中采挖 开发产业链助农增收2022-10-29
  • 消夏有良方 古人纳凉消暑智慧多2022-10-28
  • 前2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3.9%2022-09-13
  • 地址:昆山开发区同丰东路1000-125号

    手机:18550883379

    电话:18550883379

    邮箱: ksgsck@163.com

    Copyright © 2022 All 昆山高实创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Reserved. 本站推荐:零点定位系统,零点定位,零点定位器,快换夹具,德国AMF,柔性夹具,液涨芯轴,自定心夹具,机外装夹,预调站

    苏ICP备202202621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