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在超级工程中体会“一寸匠心”——大国工匠走进超级工程活动侧记

时间:2022-09-23   访问量:107

  央广网广州12月18日消息(见习记者 黄璐璐 记者郭翔宇、官文清)“3、2、1,开始焊接……”12月14日,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两名刚刚从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的焊接项目选手却在这里走上的新的“赛场”,而对手也从年龄相仿、来自全国各地技工院校的学子,变成了深中通道东人工岛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的“老师傅”。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电工、混凝土建筑、焊接、机电一体化等比赛项目的多位“技能国手”用脚步丈量“超级工程”,感受大湾区发展速度。

  与此同时,他们还与“超级工程”的一线工程师、产业工人近距离切磋交流,拼匠心,找差距。

  “技能国手”遇上“超级工人”

  “有技术、有本领,但由于时间太短,场地生疏,国赛选手的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深中通道东人工岛的钢筋加工配送中心,中国中铁隧道局特级技师彭兴强俯下身子,逐一仔细检查国赛选手和一线工人现场比拼的“作品”后点评道。

  中国中铁隧道局特级技师彭兴强向“技能国手”们介绍摩擦焊技术。(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选手的焊接表现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超级工程’需要过硬的技术作为保障,要想干好‘超级工程’的任务,还需要有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彭兴强耐心向选手讲解,选手们心服口服,当即转身向“对手”请教起技术细节。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电工(国赛)项目冠军获得者钟武剑说,“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像一些电机的参数设置是根据理论来设置的,但师傅跟我讲,在现场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负载的加重,需要对参数进行调整。如果是30瓦的电机,它可能会增加一点,如果是50瓦的就会再往上递增一点,这就是实际跟理论的区别。”

  技术限制激发匠人技能突破

  如果说在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展示的是工匠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那么深中通道沉管建设体现的则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蓝图。

  从14日下午开始,珠江口风浪渐起,工程船已无法保证安全航行,原定从深圳水路直接前往深中通道桂山岛沉管智慧工厂的行程不得不取消。为了窥见这一世界最宽沉管管节的真面目,选手们选择从陆路跨越珠江东西两岸,再乘坐稳定性较高的客轮,连夜奔赴位于珠海牛头岛的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厂。

  “第一个感受就是大,沉管165米长、双向8车道、47米宽这样一个工程,在我来这里之前,我是无法想象它是怎么沉入海底形成一条隧道的”,来自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电工(国赛)项目的金牌获得者钟武剑感慨。

  该智慧工厂是在原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基础上于2019年完成的智能化改造,操刀改造工作的正是目前主要负责深中通道22节沉管预制工作的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沉管预制班组,这支队伍曾创造港珠澳大桥33节沉管滴水不漏的海底奇迹。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总工嵇廷向“技能国手”们讲解。(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总工嵇廷向“技能国手”们介绍时提到一段往事:

  自密实混凝土是深中通道沉管预制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沉管的技术核心,但相关核心技术90%都被美国和日本掌握。沉管预制班组诚心前往日本学习,却只被允许隔海一望且不能拍摄。

  回国后,班组团队决定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历时四年,团队在积累了大量相关配合比数据,终于攻克了自密实混凝土配方,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这个故事,让来到现场的“技能国手”们深受鼓舞。“回去之后,我觉得还是更应该要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中去”,钟武剑说。

  “深中通道是(设计)120年的使用寿命,现场整个浇筑的工艺,包括流程绝对是要求一丝不苟,对技术人才的创新要求比较高,也是利用深中通道这个平台,尽可能地去培养更多专业性的产业工人。”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党总支副书记刘圣蔚说。

地址:昆山开发区同丰东路1000-125号

手机:18550883379

电话:18550883379

邮箱: ksgsck@163.com

Copyright © 2022 All 昆山高实创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Reserved. 本站推荐:零点定位系统,零点定位,零点定位器,快换夹具,德国AMF,柔性夹具,液涨芯轴,自定心夹具,机外装夹,预调站

苏ICP备2022026216号 XML地图